当前位置:首页 > 商会动态 > 商会动态 > 内容显示
新时代渝商精神图谱│陈胜葵:扎根成都联结双城的渝商新秀

新时代渝商精神图谱│陈胜葵:扎根成都联结双城的渝商新秀


【写在前面】

陈胜葵,男,土家族,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马武镇人,被评为建党100周年成都市青羊区优秀共产党员、成都市青羊区苏坡街道先进共产党员、成都市青羊区及杭州市余杭区优秀政协委员,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第十九届人大代表,重庆市石柱县第十届政协委员,成都市青羊区第七届、八届政协委员,杭州市余杭区第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成都市青羊区苏坡街道“两新”党工委副书记,成都市青羊新城特色街区党总支书记,重庆文理学院创新创业导师,成都石柱商会会长。

曾从基层员工到总裁的职业经理人历练,赋予他的人生更加出彩。为了全面提升自己的抗挫抗压、适应环境、综合决策、解决问题、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能力,曾在医药保健、家电建材、农文旅体等行业的大型民企、外资企业、上市公司等多家国际知名企业担任CEO。史玉柱、张瑞敏商界领袖是他的前老板。现自营公司,从事以马术为主题的乡村振兴、农业、文化、旅游、体育、教育、商业等产业融合,以及环卫、矿业、工程事业。

在成都市青羊区法院门口,两名横穿马路的群众险些被疾驰的车辆撞倒。这惊险一幕,让正在调研“停车难”问题的陈胜葵眉头紧锁。“法院日均接待千人,却无正规停车区,群众安全怎能保障?”他当即与政协领导、交警部门、法院领导现场办公,最终推动法院对面空置地块改建为临时停车场,有效衔接落实共享周围楼宇的停车位,提高充分有效利用率,并协调暂停违章处罚。

这种“群众出题、商会解题”的效率,正是陈胜葵执掌成都石柱商会多年的缩影。他将渝商“重信重义、自强不息”的精神DNA注入巴蜀大地,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浪潮中,书写着新时代商帮的赤子篇章。 

一、破界:从“单打独斗”到“商会共荣”

扎根他乡的渝商“娘家 

2016年,陈胜葵推动助力正式登记注册成立成都石柱商会并担任商会党支部书记,为在蓉打拼的石柱籍企业家筑起精神港湾。2021年任会长时,他立下誓言:“抱团发展、创新发展,让商会成为民主透明的和谐之家!”提出了“共生共‘蓉’、与‘石’俱进”的发展理念。五年来,他推动商会与四川省重庆商会缔结战略联盟,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深度互动,促成近20家重点企业产业对接,孵化2个落地项目。 

 

双城协同的“链式思维”

面对成渝经济圈建设机遇,陈胜葵率先打破地域藩篱。2021年,他在青城山打造成都青宸马术运动中心,将重庆石柱巾帼英雄秦良玉、黄水国家级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呼伦贝尔大草原等地文旅经验与成都休闲文化融合,开创“马术+文旅+其它等”特色业态。更联动借力重庆商会会长吕状文等渝商领袖,组建“在川渝商发展共同体”,共赴成渝重大项目考察,推动智慧农业,让莼菜、黄连、辣椒“三色”产业等家乡特产进入成都供应链。 

 

二、创新:从“传统餐饮”到“文旅交响”

一只羊的产业跃迁

陈胜葵的创业史,是渝商“刚柔相济”精神的生动诠释。通过早年在呼伦贝尔大草原这一得天独厚的稀缺天然世界级大草原优势,以天然放养方式培育出稀缺优良品种巴尔虎羊,其肉质营养更丰富口感极佳,被誉为“肉中之王”。他以山城人的“刚性”狠抓品质,建立羊肉溯源体系;又以天府文化的“柔性”创新体验,由于天然资源有限,故产量有限,只能采取“预订制”方式限量供应。陈胜葵说,在这片世界级的大草原,牧民们延续着古老的游牧传统,奉献出世间稀缺的高品质羊肉,真可谓:世界的大草原,中国的好羊肉。


马背上的乡村振兴

在青城山马术基地,陈胜葵开辟了一条“文旅赋能乡村”的新路——

人才反哺:招募石柱、成都籍青年担任驯马师,人均年增收8万元; 

农旅融合:基地餐厅优先采购石柱辣椒、莼菜等农产品,带动12个合作社产销对接; 

文化嫁接:举办“川渝马术邀请赛”,将土家摆手舞与马术盛装舞步创新融合。 

 

三、担当:从“商业利润”到“义利共生”

危急时刻的渝商温度

2022年疫情暴发期间,陈胜葵率商会为成都市青羊区光华街道、苏坡街道等老百姓捐赠防护用品。2023-2024年期间,组织商会及杭州等地爱心人士的社会力量为重庆市石柱县困难学生共计103人,涉及大、中、小学校共计20所,资助金额308万元。2023年12月及2024年7月,分别对石柱籍困难学生捐赠衣物238套、50套。2023年之前的十几年里,参与协同组织成都石柱商会及杭州的爱心人士资助学生、慰问困难党员、扶持项目、捐款捐物累计资助金额近400 万元。多次为国家体育总局授牌为“全国篮球之乡”的石柱县马武镇篮球运动会提供赞助。

近些年,在石柱县投资农业猕猴桃项目,解决石柱县就业人口106人,涉及家庭90户;让24户困难户享受股权分红;让89户农户享受土地租金收益。作为重庆智慧康养职业学院的发起人,多年来对推进、策划、取名、报批、立项等工作进行具体落实。

政协平台上的民生意念

作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陈胜葵将商会诉求、民生诉求转化为人大议案、政协提案,比如:《关于加快规划广(安)忠(县)黔(江)高铁、万(州)黔(江)高铁规划并在马武镇设站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共享单车停车秩序管理的建议》、《关于推进中小学生“可躺式”午休课桌椅的建议》、《关于加快在石柱县成立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议》、《关于对餐饮行业实行“明厨亮灶”工程的建议》、《关于实行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建议》等等。真正做到懂政治、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


四、升维:双江汇流处的时代基因

陈胜葵的实践,也折射出新时代渝商精神的彰显。

   格局之变——从“山城意识”迈向“双城协同”,他促成石柱县与成都市青羊区两地多方合作共享,促进两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新之核——以“数智赋能”激活传统产业;价值之锚——从“重利守成”升维“义利共生”。

这是江流不息的商道使命。在“天府之国”的成都,陈胜葵常眺望东方——那里是500公里外的重庆市石柱县马武镇,家乡的马武河正沐浴晨光。“渝商之魂,在走得出大山,更在回得去故乡。”如今,他正筹划“石柱-成都文旅直通车”,让成渝游客早赏重庆石柱风情土家寨、精致山水城,暮品成都青羊宽窄巷之盖碗茶。 

嘉陵江与岷江在宜宾汇入长江,这位渝商会长以豪情为楫、信义为帆,在巴山蜀水间划出新时代商帮的壮阔航迹。正如他所言:“双城经济圈不是地理概念,而是心灵坐标——渝商在哪里生根,哪里就是巴蜀共荣的土壤!”